厦门
全国站
■厦门有码头、沙滩和别墅,不少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戏。
据了解,从上世纪20年代第一部在厦门取景拍摄的电影《西游记》算起,厦门成为影视剧拍摄地的历史将近百年。迄今为止,每年慕名来厦门取景的影视剧已经超过百部,然而,被业界认为拥有“天然摄影棚”的厦门,为何一直没能成为真正的影视中心?日前,记者采访发现,除了产业配套不完善外,表演人才缺乏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。
厦门是天然摄影棚
剧组带动旅游产业
“如果厦门有影视基地,以后我肯定会常来。每年冬天,在北京拍戏,冻得门都打不开。”香港大导演王晶说出不少影视圈内人士的共同想法,都希望厦门能够建设影视基地,为剧组提供后勤配套服务。
“影视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行业,美国的好莱坞就足以说明问题了。”市政协委员、厦门作协副主席夏炜说,厦门地方非常适合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,“可以将园博苑打造成影视文化创意基地,以优惠的条件把中国大型影视公司吸引过来,将来厦门还可以举办国际性的电影节,吸引市民积极参与,为‘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’作出贡献。”
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彭一万认为,厦门建影视基地可以利用鼓浪屿的码头、沙滩、别墅等自然环境,无需另外建造场景。此外厦门的气候条件,还有美丽的海景等都是“天然摄影棚”,应充分发挥厦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优势,吸引全国各地的剧组。
厦门一家连锁酒店的经理算了一笔账,一个来厦拍戏的影视剧组仅食宿支出平均就有四五十万元。“剧组的光顾,将全方位拉动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,对厦门旅游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。”
彭一万说,台湾的恒春和九份因为电影《海角七号》和《悲情城市》的拍摄而名声大噪,“厦门应该把发展影视和旅游结合起来,打造影视中心是很重要的手段。”
破解“表演人才缺乏症”
培育成熟的影视环境
影视人才特别是表演人才的缺乏,是目前厦门存在的一大问题。在厦门拍摄过电视剧《我为出嫁狂》的导演杨磊说:“主要演员可以从北京带过来,可如果带配角、特约演员过来会增加不少成本。厦门提供群众演员没问题,可一涉及到台词、表情戏份多一点的角色,就真的够呛。”
本月初,北京电影学院福建(厦门)培训基地揭牌,将致力于为福建省电影、电视、网络、传媒、动画等信息传播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。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表示,今后北京电影学院的优秀师资会定期到培训基地授课,让厦门这个天然摄影棚真正发挥作用。
除了培养人才,还要留住人才。记者了解到,厦门不仅表演人才欠缺,也缺少编剧、导演、摄像等方面的人才。“厦门如果有好的平台,本地培养的人才就会留下来。”彭一万说,政府应当引导民间资本为影视人才提供保障,包括多引进全国各地的剧组,为他们创造拍戏的机会。
夏炜也认为,影视创作需要一个环境,如果厦门的影视环境成熟,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影视人才。
【相关新闻】
拍林巧稚题材电影
厦门要打“名人牌”
昨天下午在政协分组讨论上,市政协副主席潘世建透露,厦门有关方面正在筹拍一部关于林巧稚的电影,目前已进入剧本创作阶段,准备请电影《周恩来的四个昼夜》的导演陈力执导该片。
“林巧稚真的很伟大,但是现在有多少厦门人知道林巧稚?已经很少了。”潘世建说,文化旅游是厦门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体,厦门要搞闽南人的文化,人情味最容易感动人。(龚小莞 郭航)
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