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
全国站
秋日的大嶝岛,一大早就苏醒了过来。在通往码头及各大景区的道路上,一辆辆电瓶车轻缓地驶过。大嶝在全市首创的星级管理,不仅减少了电瓶车带来的安全隐患,还大大助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。
这里只是一瞥。今年1—10月,翔安区共破获年内刑事案件1398起,同比上升1%。认为社会治安比去年好的群众达37%,全市各区排名第一。
一系列成果,折射出翔安在“美丽厦门·典范翔安”的指引下,坚持维护社会稳定,深化平安创建的努力。
关口前移抓预防
近来,翔安区的不少村民发现,他们行走的村路上,不知不觉地多了几个现代化的探头——该区已经把治安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等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,并将利用5年时间投入4100万元,打造“平安翔安”监控系统。
另一个数字也值得关注。翔安区今年投入的政法、综治和平安创建经费高达8480万元,同比增长20.48%。
今天,遍布在翔安广袤土地上的重点项目工地,秩序井然。翔安区先后对30个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,实现了征地拆迁没有引发矛盾纠纷和群众上访,没有发生重大治安、刑事案件,没有发生劳资纠纷,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“四无”目标。
与此同时,翔安还依据信访“路线图”,认真把好初信初访关,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,扎实抓好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接访工作。今年1—10月份,全区信访件期内办结率达100%,化解并息诉息访739件,息诉息访率从年初的24.5%提高到61.5%,未办结率从年初的20.4%下降到5.8%。
多措并举抓治理
“游客对电瓶车服务零投诉”、“交通事故零发生”、“扒窃案件零发案”——今天,人们用一连串“零”来描述大嶝电瓶车治理的成效。翔安区深知,唯有坚持社会治安系统治理、依法治理、综合治理、源头治理,方能扎实推进“平安翔安”建设。
原来社会治安的“盲点”,都受到重点“关注”。譬如,马巷镇西坂社区投入20万元,购置电动车、对讲机,采取“以奖代补”护村巡逻模式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此外,以争创“平安先行区”为载体,翔安还频繁开展“平安和谐社区”、“军地共建”、“好厝边会所”等行业创建活动,打造家事审判合议庭、社区矫正中心、普法e时代等一批具有翔安特色的典型亮点。
科学谋划抓创新
维护社会稳定,打造“平安翔安”,“创新”同样是关键词。
在翔安,有一套“平安信息公寓”智能门禁系统,备受外界瞩目。这里创造性地采用第二代身份证作为智能门禁钥匙,自动生成电子暂住证,并将进出公寓人员影像实时传输到民警手机终端,有效预防了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。系统运行至今,翔安180栋试点公寓实现了“零发案”。
一支“国道应急队”也开始活跃起来。内厝镇组织派出所、莲塘村和324国道沿线20多家企业,成立了这支特殊的队伍。应急队由80人组成,白天参加武术协会操练,晚上则由派出所民警带队巡逻。
今天,厦门大学翔安校区,车多了、人多了。如何让这一新的人口聚居地保持平安有序?一个综合服务中心,成了开启难题的“金钥匙”——翔安整合公安、城管执法、流动人口管理等部门,在厦大学生街腾出200平方米办公用房,24小时驻点执勤。当然,在此过程中,他们还整治校园周边市容环境,并为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管理服务。
【元晖这么看】
夜不闭户
几天前,我在海拔500多米的内厝镇锄山村采访时,一位村干部说,他们这个村子,晚上睡觉是不需要关门的。原因,当然不是村民们怕热,而是村里发生治安案件的几率实在太小了。
《资治通鉴》里有个典故,叫“夜不闭户”,说的也是同样一个道理。那时候到现在,相隔久远,沧海都变成了桑田。然而不变的,是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安全感。
老百姓心中的安全感来自哪里?“贞观之治”时的唐太宗曾说,大家吃的穿的都有富足,谁还会去做盗贼呢?而今天,我们建设富美乡村,把农渔民推上新的就业岗位,不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安居乐业吗?
夜不闭户,折射的是人的心理状态,刻录的是社会的和谐程度。希望未来,有越来越多的农村村民、城市居民能自豪地对外人说:“我们这里,夜不闭户!”
信用赋能 中小企业融资不再难